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2日,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北约峰会期间举行的韩日首脑会晤期间,韩国总统尹锡烈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晤。视觉中国 摄
7月12日,韩国总统尹锡烈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北约峰会期间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会晤。岸田就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入大海问题寻求韩方理解,并提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综合报告,并表示将“绝对安全”。尹锡烈提出,如果放射性物质的活性超过标准值,希望立即停止排放并通报韩方。岸田表示,如果出现问题,将立即停止排放并采取适当措施。
7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综合评估报告,结论认为福岛核废水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标准。3天后,韩国政府也发布独立调查报告,结论几乎一致。对此,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肯定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专业性的同时,称赞韩国政府的做法“具有建设性”,让韩方放心。
尹锡烈政府上台后,推行对日和解政策。今年春天,尹锡烈在强征赔偿问题上逆民意而为的强行操作,客观上打破了韩日关系僵局。两国在领导人互访、解除出口限制、恢复情报交流等方面均取得进展。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是又一个考验两国关系的问题。韩国政府既要维持韩日合作局面、保持对日邦交势头,又要平息国内不满情绪,抵御住反对派的政治攻势。为此,韩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
尹锡烈政府采取“四管齐下”的政策
所谓“科学态度”才是主旋律。在福岛核废水排入海洋问题上,韩国政府一直强调“科学”这个关键词。韩方意在引导舆论关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调查,并表示尊重调查结论。同时,韩方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进行独立调查分析,并派团前往福岛核电站现场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预防方面,政府加大海洋监测和水产品检测力度,并及时发布信息,从而向民众展示政府处理问题的“科学、负责”态度。
力图消除民众焦虑。因担心核废水,韩国海产品消费量大幅萎缩,严重影响渔民生计。韩国政府采取增加海洋监测点、加强海产品检测、严控日本海产品进口、推广本土海产品消费等措施,定期向民众公布监测检测结果,以消除民众焦虑。但目前效果并不明显,即使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韩国政府公布调查报告后,仍有超过60%的韩国民众担心核废水排入海洋会影响韩国海洋安全。
国内政敌遭打击。韩国朝野围绕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排入大海问题尖锐对立,民生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韩国最大反对党民主党指责执政党“为日本排入大海开绿灯”,损害国家利益。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指责反对党为了政治斗争,故意散布海水污染谣言,扰乱民心,损害渔民利益,意图将水产养殖业面临的危机归咎于反对党。
积极与日方沟通。岸田文雄5月初访韩时,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问题成为首脑会谈议题,并促成韩方派出专家组赴福岛核电站进行考察。韩日目前保持外交部门司局级磋商机制。在双方接触中,韩方的核心诉求是“安全”和“安心”,即要求日方确保排入大海的安全,让韩国民众放心。韩方在日前公布的独立调查报告中,也从技术角度郑重向日方提出改进建议。7月的北约峰会上,尹锡烈与岸田再次就核污染水排入大海问题交换意见。
尹锡烈政府的外交和政治考量
迄今为止,韩国政府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问题上的言论和行动,都体现了外交和政治的考虑。
与日本要加强沟通合作。派团赴福岛核电站考察、发布独立调查报告,都是韩国政府有目共睹的举动。韩方很清楚,无论调查得出什么结论,其实都难以影响日本向海排放废水的计划,但韩方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技术人员要相互接触,官员要协商,通过沟通,韩方可以展现“科学客观”的态度。在核废水向海排放这个敏感问题上,如果日本最终实现排放目标,韩国政府也坚持所谓“科学安全”原则,能够向民众交代清楚,那么在强征劳工赔偿事件之后,双方的互信将进一步增强,韩日未来的合作也会更加顺利。
韩国对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现出合作态度,以赢得支持。韩方刻意凸显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调查结论上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持一致,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访韩进行沟通。韩国还计划派专家前往国际原子能机构福岛办公室,在后续监督东电实施海上排放计划方面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韩国的积极合作态度,主要是为了赢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韩国在朝核问题上立场的支持。在格罗西访韩期间,韩方刻意提出这一话题,得到了格罗西的积极回应。
对内,政府对反对派力量保持强硬态度打压。尹锡烈政府上台后,所推行的内外政策处处受到反对派的掣肘,核废水排入大海等敏感问题也不例外。韩国民主党高举“反对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旗帜,采取集会、示威、声明、赴日抗议,甚至绝食、静坐等激进方式表达反对,批评政府对日本的绥靖和让步。政府反击的重点是甩锅,指责反对派散布海水污染影响渔业生产和消费的谣言,把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工人因生计受到影响而积累的不满情绪导向反对派。韩国明年将举行国会选举。 执政党需要扭转国会席位过少的局面,急需赢得选民的支持,为此会抓住一切议题来攻击、削弱反对派的力量,朝野两党将民生问题政治化的倾向将会愈演愈烈。
韩国政府则采取回避态度,模糊处理海洋安全责任。鉴于核废水排海问题的敏感性,韩国政府也给自己留有余地。虽然韩方公布的独立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日本的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但韩方也强调,这一结论建立在东京电力公司严格遵守排放计划的前提下,其次仅评估“核污染水排海是否影响韩国海域和韩国国民安全”,与同意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海不同。韩方称,只有在确认日本最终的排海计划后,才会做出最终判断。
韩国的避重就轻的言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的态度如出一辙。格罗西7月8日在首尔回答韩国记者提问时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只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评估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安全性。至于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是否是最好的方式,则取决于日本领导人的“政治决定”。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韩国政府在核污染水排放计划日期之前匆忙公布调查报告,对排放的安全性未作出任何结论,并承认日本的排放计划“符合国际标准”,这难免让国际社会对其动机产生怀疑。尽管双方都声称该报告与排放没有直接联系,但客观上为日本实施计划提供了借口,让本就倔强的日本政府更加有恃无恐。
若日本按计划将污染水排入大海,即便短期内不会对海洋环境及相关国家造成实质性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存在风险的可能,届时,作为受害者的韩国将为今天的绥靖政策付出代价。
(徐志坚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所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