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日本决定将核废料排放到海洋
我们还能吃海鲜吗?它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日本核废水排入海洋影响最大的是海洋相关生物和产业。自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件后,我国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了新的严格检测标准。海关总署近日也提到,为防止含有放射性的日本食品进口中国,保障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来自日本福岛等十个都道府县(市)的食品,对日本其他地区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查随附证明文件,加强监管,严格实施100%检验,并持续加强放射性物质检测监测,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严防风险产品进口。
日本渔船
浙江外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地中海研究所副研究员郑玉龙表示,国内海鲜还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另外,大家也不必恐慌,也没有必要囤盐。目前日本核废水排放主要影响日本相关海域,相信国家很快会采取反制措施,限制进口日本海鲜,所以以后尽量不要吃日本生鱼片、寿司、海带等海鲜。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吴伟表示,放射性同位素是挥发性物质,不仅会污染海洋,还会存在于土壤、空气中。无论是食品、护肤品、衣物,长期来看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如果进行有效监管,还是可以购买到安全的产品。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建议通过国内正规渠道购买通过核辐射残留检测的进口产品。
渔民权益如何保障?海洋生物是否会大量灭绝?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两天,日本渔业界人士再次对将鱼排放到大海的计划表示“坚决反对”。日本政府8月初曾表示“政府与渔民之间的信任正在逐渐加深”,但随即遭到福岛县渔业合作协会会长野崎哲的反驳,他表示“不知道政府为什么这么说”。在日本舆论、渔民利益、太平洋生态环境、邻国要求之间,日本政府选择了省事省钱。那么在将鱼排放到大海的问题上,渔民的权益该如何保障呢?
日本抗议核废水排入大海
浙江外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地中海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毓龙表示,渔民收入是否受到影响,主要取决于民众对日本核废水排放的恐慌程度,以及民众是否还敢吃海鲜。他认为,在自然资源部、中国渔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的指导下,会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妥善保护渔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必要时,不排除对日本提起国际诉讼的可能。
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核废水排入海洋肯定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目前还难以预测,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导致癌症、畸形等,这取决于放射性核素的扩散范围和浓度、核污染水排放的速度和数量、核污染水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浓度等。
排放的污水要多久才能到达中国沿海?会给沿海城市造成严重危害吗?
据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所测算,日本核废水57天后将扩散至太平洋大部分海域,3年后美国、加拿大将受到影响,10年内将蔓延至全球海域,对全球造成不利影响。2021年,清华大学曾进行核废水在太平洋扩散机理实验,宏观模拟结果显示,核废水排放后240天即可到达我国近海,1200天后将抵达北美沿岸并几乎覆盖整个北太平洋。
氚宏观扩散模拟结果
浙江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地中海研究所副研究员郑玉龙介绍,受洋流影响,核废水大部分会先向东扩散,随后穿越整个太平洋,约在一年半至两年内进入我国海域。由于核废水扩散到我国海域相对较晚,浓度已大大降低。加之我国大陆架有两级海底台阶的阻碍,以及长江、黄河入海时形成的向外涌动水压,核废水很难接近我国近海。但这并不意味着核废水对我国没有影响,相反,核废水对我国周边海域(特别是黄海、东海)渔业的危害十分严重。
郑育龙表示,对于沿海城市居民来说,首先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心理上的,即部分居民不敢或不愿吃海鲜,给渔业、餐饮业带来经济损失。其次,对于旅游业来说,核废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由于日本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近海海洋景观可能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甚至不敢随意靠近海洋。
但没有必要恐慌,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政府能够反击日本的恶行,维护我们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要关注政府披露的信息,调整饮食结构,关心自己的健康。
日本渔民
核废水危害有多大?放射性元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被环境自我净化?
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对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产生影响,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另外,核废水中还可能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影响健康的有害重金属。
浙江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地中海研究所副研究员郑玉龙介绍,核废水中的64种核素(包括氚、碳14、钴60、锶90、铯137和钋210)的特点是,它们的半衰期普遍较长,如氚的半衰期为12.3年,钴60的半衰期为5.27年,锶90的半衰期为28.79年,铯137的半衰期为28.79年,碳14的半衰期为5370年。可见,这些核素完全被环境自净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人类难以承受。
据人民日报报道,即便不直接接触海洋,倾倒入海的核废水也会造成局部地区放射性水平过高,并在该区域海洋生物体内蓄积,最终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使人体受到内辐射影响。
福岛核电站
为什么其他国家对于危害全球的核废水集体保持沉默?
此次日本排放核废水事件之所以全世界都沉默,主要还是因为美国的掩盖。由于美国强烈希望日本充当其“印太”战略的棋子,甚至不遗余力地推动日韩和解,韩国尹锡烈政府甚至公开为核废水开绿灯,引发韩国在野党和民众的强烈不满。浙江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地中海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毓龙表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竟然为日本背书,让日本有恃无恐,这无疑是令人发指的;而联合国态度的背后,无疑也有美国强势干预的因素。
目前看来,比较可行的措施是对日本实施一系列经济制裁。比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禁止进口日本海产品。未来,我国还可以从旅游、金融、贸易等多个方面对日本实施制裁。此外,我国还可以联合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周边国家对日本实施制裁,运用国际法规则在世贸组织等相关机构对日本提起诉讼,在联合国提出议案。
《环球时报》称,将核废水排放入海将是对亚太地区整体利益的巨大伤害,是国际道义上无法抹去的永久污点,日本也将长期对海洋生态问题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日本民众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可以对日本在这些问题上的批评和追责无限期。换言之,日本犯下了没有诉讼时效的公共罪行,它最终会发现今天的决定代价极其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