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图片来源:外交部
外交部网站发布的消息中,用整整一段话阐述中日双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
林义正阐述了日方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的想法,希望中方理解。王毅强调,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事关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核事故产生的核污染水与核电站正常运行产生的废水完全不同,无法比较。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国际上没有先例,也没有普遍认可的标准。这既是科学问题,也是态度问题。日方应正视各方合理关切和专家不同意见,科学论证各种不同处理办法,以真诚态度与周边国家充分沟通,要慎重处理,不能单方面采取行动。
显然,日本期待中国“理解”,而中国则坚决劝告日本不要一意孤行。在7月12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也用“回报12年前世界对日本的援助”这一尖锐词汇表达了中方立场。早在一个月前,汪文斌就在6月12日的记者会上批评日本污染海洋、损害人类共同利益,称这种行为“极其自私、不负责任”。此前5月27日,中国代表还在世界卫生大会(WHA)上批评东京的计划,要求日本在与各国政府达成协议前,不要排放核污染水。
日本核污染水问题的由来
2011年的“311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其熔融燃料和燃料碎片需要不断用水冷却。除了为此目的抽入的水外,地下水也会从周围环境中渗入到场址,雨水也会落入受损的反应堆和涡轮机建筑物中。当水与土壤中的熔融燃料、燃料碎片和其他放射性尘埃接触时,就会受到污染。这些污染水经过液体处理系统处理后,一直储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场址内的水箱中。然而,由于储水量的不断增加,目前可用于储存这些水的水箱容量已接近饱和。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资料图)
2021年4月,即“311大地震”发生十年后,日本针对这一问题公布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水处置的基本方针。即在获得日本国内监管部门批准后,将水样送交国际联合检验,并经过先进液体处理系统(ALPS)处理后,排入核电站周边海域。这一做法引发多个亚洲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抗议,而美国则表示支持。
按照日本批准的计划,预计将于2023年8月起,向海洋逐步排放约100万吨放射性物质未达标准的稀释废水,为期30年。
福岛核污染水排放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
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约130万吨核污染水经过过滤、稀释后排入大海。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数百万吨的核废水排入大海,会给海洋乃至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中国国情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核污染水是核事故的产物,基本相当于核废料。而根据美国等相关国家对核废料处理的规定,核废料只能长期存放,不得排放。但日本政府显然不愿意改变计划,仍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核污染水一旦排入海洋,不仅会污染福岛附近海域,还会影响周边国家海域,甚至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所指出,福岛沿岸拥有全球最强的洋流,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部分海域,3年后,美国、加拿大等国将受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将蔓延至全球海域,影响全球鱼类洄游、远洋捕捞、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各方面。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难以估计。
根据法国国家研究院塞西尔博士的研究,一旦核污染水被排放,放射性核素就会随着洋流扩散,并被浮游生物或植物长期吸收。尤其是这些物种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食物来源。也就是说,这些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海产品被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捕获,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后,可能会增加人类罹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这在学术上被称为“生物累积与放大”。
为了安抚国际社会,日本一直在大力宣传其排放所谓的安全性。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称,使用一种名为“多核素去除设备”的过滤装置可以滤除62种放射性物质,而“氚”则很难从水中去除。
公开数据显示,人体若持续受到氚辐射,可能造成细胞死亡、DNA损伤。而且,“多核素去除设备”的实际效果也没有宣传的那么理想。日媒发现,福岛核废水中除了氚,还有多种其他放射性物质超标。东电也承认,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的核废水有七成以上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重新过滤。
800亿日元赔偿金打击渔民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成为近期日本最忙碌的内阁大臣,因为福岛核废水排入大海,他的曝光率甚至超过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防卫大臣滨田康一等人。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
7月11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在会见福岛县渔民时宣布,日本政府希望利用为应对“名誉损害”(指因猜测和谣言而导致无直接关系的事物受累和受损)而设立的总额为800亿日元(约合41.4亿元人民币)的基金来赢得理解。换言之,这笔钱将作为对渔民的补偿,但政府对于进一步增加金额持谨慎态度。
7月14日,西村与日本水产联合会会长坂本政信举行会谈,他想以“渔业老大哥”的身份举手,挽回一些舆论,但坂本政信表示,日本水产联合会反对向大海排放核污染水的立场没有改变。渔民唯一的愿望是安心地继续进行渔业生产。如果他们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反对向大海排放的立场就不会改变。
除了巨额赔偿令,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为了赢得民众信任,还想到用养鱼直播来减少民众恐慌。他们特意在核电站内设置了两个鱼缸,分别饲养比目鱼和鲍鱼。蓝色鱼缸用的是普通海水,黄色鱼缸用的是含有核处理水的海水。他们从7月11日起就在YouTube上进行直播,向民众证明两种水质没有差别,海洋生物可以在核处理水中安全生活。
此外,日本政府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国各地的高中,政府陆续举办座谈会,岸田政府也将从8月开始在电视和火车站公布核处理废水排放的具体情况。
尽管日本政府动作不断,但民众、地方政府和团体并不买账。受“311地震”影响最严重的福岛、岩手、宫城三县太平洋沿岸的生活合作社(生活合作社)和宫城县渔业合作社向东京电力公司和经济产业省提交了约3.3万个签名,加上此前提交的签名,签名总数已达约25.4万个。
福岛民间团体反对将核废水排入海洋。
日本的渔业不再成功
核污染水排放更是雪上加霜
近20年来,日本每年出口约1亿吨海产品,占全球贸易总量的40%,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产品国家。由于国内需求旺盛,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产品进口国之一。
日本渔业由远洋捕捞、近海捕捞、沿海捕捞和养殖组成,海洋捕捞占渔业产量的很大比重。早在2018年,以远洋捕捞为中心的世界第一渔业产量就开始下降,目前已降至最高峰的三成左右。包括捕捞量和养殖量在内,日本渔业产量最高峰为1984年的1282万吨。根据2022年渔业及养殖产量统计,渔业及养殖产量为385.86万吨,比上年减少7.5%,自1956年开始调查以来首次跌破400万吨。
一旦福岛核污染水开始排入海洋,可以预见,日本渔业规模将进一步萎缩。
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强烈反对
日本坚持自己的道路
日本农林水产省称,2011年地震及核事故发生后,55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进口限制措施。此后几年,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放松或取消了限制。目前,仍实施限制的12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韩国。
香港特首李家超7月11日表示,一旦日本开始排放核废水,特区政府将采取行动,扩大海产品进口禁令范围,并对海产品进行全面辐射检测,强调特区政府会做得更多。
香港工联会委托民意调查机构6月份进行电话调查,超过六成受访者表示会减少购买日本进口食品,超过五成受访者表示会减少前往日本旅游。
澳门市政署13日表示,一旦日本开始排放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澳门将暂停东京、千叶县等9个县市的海鲜、蔬菜和水果的进口申请。澳门市政署还表示,不排除要求从日本其他地区进口的新鲜食品必须附有辐射检测证明书。
韩国的态度或许已发生转变。自2013年起,韩国政府已禁止进口日本福岛、茨城、千叶等邻近县的所有水产品,并禁止向韩国出售福岛产的大米和蘑菇。不过尹锡烈政府上台后,推出“国民放心”计划,希望缓解民众的担忧。韩国总理韩汝洙甚至表示愿意亲自饮用福岛核电站过滤后的水。
事实上,面对日本即将排放核污染水,韩国民众对各类海产品的态度愈发谨慎,包括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在内的产品也因此而风靡。不少韩国人甚至在去买鱼时都自带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还有一位生鱼片店老板表示,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导致店里顾客减少,他原本考虑转行,但最终还是决定花300万韩元购买核辐射检测设备。
核污染水排放获准
民进党当局行为卑鄙无耻
有意思的是,岛内民进党当局不仅没有谴责日本政府无视民众健康安全的行为,反而开始引导舆论。
对此,国民党“立委”赖世宝在脸书连发两则贴文,批评蔡英文政府反对核电,却不反对核食品和废水,这是最大的政治矛盾。赖世宝以“小老婆”一词形容蔡英文政府:“民进党政府面对日本老大哥,把自己当成小老婆,什么都不敢做,连抗议都不敢。”
赖世宝强调,西北太平洋是台湾近海渔业非常重要的渔场,核污染水排放不仅影响渔民生计,也危害台湾民众健康。蔡英文离任仅剩不到一年时间,她曾发短视频称,2024年以后就不是她的事了,台湾民众把希望寄托在蔡英文身上太不现实了。
岛内著名评论员孙大千在岛内一档时事节目中也批评了绿营的“亲日”态度,表示香港和大陆采取一些禁令或报复措施合理,但台当局屈服于美日压力,让台湾民众吃上被污染的食品,就不合适了。
日本核废水排入海洋,将随洋流污染全球。对台湾而言,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宜兰、基隆,当地渔民强烈抵制。台湾宜兰县苏澳区渔业协会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抗议此事。
有渔民表示,马英九时期,渔民捕鱼很安全,因为当局对渔业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规定,台湾的蓝鳍金枪鱼可以销往大陆。但蔡英文上台后,不仅捕捞的鱼不能出口到大陆,如果日本再排放核废水,鱼价肯定会崩盘。
岛内时事评论员王锋表示,美国率先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则,难怪日本这个美国“小弟”能公然、无耻地进行福岛核泄漏和污染水排放计划,祸害邻国,把太平洋当成日本的抽水马桶、日本家庭的污水桶。台湾中山大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政基也直言:面对国际形势,民进党当局更是“膝盖缺位”,从开放“含莱克多巴胺猪肉”到解禁“核食品”,牺牲民众健康权,却换不来对等的利益。
作者:杨颖 深圳卫视新闻首席撰稿人
编辑:于哲敏 深圳卫视新闻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