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5月21日,出席中国自然教育线上峰会的嘉宾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庄维佳女士,民建云南省委员会第九届生态文明委员会委员、绿色教育、绿色博物馆创始人陈永松先生,乡村笔记联合创始人王星宇先生,速写建筑联合创始人黄彬玲先生,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硕士、博士卢卡什·马德津斯基先生,普洱太阳河活态生物多样性博物馆首席森林体验讲师阿福先生,“贝格尔”研究创始人刘文哲先生,登龙云鹤林校执行校长沈淑琴女士,飘峰山庄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峥嵘先生,小驴子自然学校校长陈晓飞女士,时尚环保联盟、香雨花山庄环保创始人余雨玲女士等。基地联盟、万物生农场创始人张博先生、北京植物园高级工程师李燕女士、旅行采摘者俱乐部创始人、丽江生态社区创始发起人吴其林先生等。
庄惟嘉:绿色设计与教育将成为未来主流
庄惟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次线上峰会上,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庄惟嘉以“回顾现代设计百年 展望世界与教育的未来”为主题,在线分享了她的观点。她回顾了世界现代设计的思想源头和世界现代设计的起源,畅谈中国高等教育与设计教育,梳理了现代设计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和标志性事件。在未来世界与教育的前瞻视角上,主张从历史中汲取元素:回顾百年前被视为现代设计起源的“设计”思想、工艺美术运动向自然学习的历史渊源、面对工业化,包豪斯教育体系对随后世界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等。
峰会上,庄惟嘉主张采取面向未来的设计与教育发展,需要立足于最先进的生产力与最广泛的民众,否则很容易沦为小众实验。同时他也指出,目前中国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旧体制与新生的矛盾、家长观念陈旧的问题、基础教育师资与资源的匮乏等,未来有望通过互联网教育、云端共享教育等方式得到部分解决。今年严峻的疫情,是各行各业与现代生活的一次停顿与重启,展望教育的未来,一定是立足于最强大的生产力,为多数人选择而设计与教育。绿智当下也是互联互通、开放创新的,我们仍需努力追求更好的发展。
陈永松:希望更多人践行“让垃圾远离地面,地球会更美丽”
绿色教育、绿色博物馆创始人陈永松
绿色教育、绿色博物馆创始人陈永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环保人士、绿色教育家,长期致力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与减缓理论与实践研究、绿色教育与技术推广等,著有《减轻地球负担》、《农村沼气环保常识》,编有《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论文集》,译有《未来的路在何方》等。
陈永松老师倡导的“地上不留垃圾”绿色教育理念,就是通过简明扼要的知识引导,高效践行生态文明这个大课题。“地上不留垃圾”绿色教育,既是环境科普教育、社会人文和行为素养教育,更是青少年生态文明的启蒙教育,非常适合在我国广大青少年中普及推广。陈永松老师一直坚持不懈地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培训学习,每年都有大批中小学生通过学习“地上不留垃圾”领悟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相处之道。“地上不留垃圾,地球更美丽”,陈永松老师号召我们要践行,把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
王星宇:让城乡孩子实现对流
乡村笔记联合创始人王星宇
乡村笔记联合创始人、上海公益创业导师王兴宇是全球青年农业发展联盟农管部主任、中国青年杂志封面人物,他和大家分享了“从纽约巴黎到乡村,一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的故事。
他说